聂隐娘的唐建筑,是去日本学的?!
2015-09-10 14:37 作者:GL 来源:大艺网 我要评论(0)
《聂隐娘》编剧阿城说,“唐朝的建筑文化就是现在日本的建筑文化”,甚至于很多人认为“要想真正感受唐代(建筑),中国已不及日本。”但《聂隐娘》取日本建筑之样式,展唐代建筑之风貌,这事,真的靠谱么?
大唐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,从公元六世纪到九世纪,将近三百多年的历史,影响了周围诸多国家,倭国、新罗、高句丽、突厥、摩揭陀国、吐蕃等国均受到大唐的恩泽。盛唐已经成为了整个东亚地区一个顶礼膜拜的帝国,中国、日本皆有不少影视作品着力于挥洒盛唐的文墨。

当然啦,有这样一种说法:中国的唐代曾令日本十分崇拜,日本当时包括建筑在内很多事物都习自唐朝;而千余年内日本建筑又保存相对完好,不似我国,唐代建筑所剩无几,因而正如《聂隐娘》编剧阿城所说,“唐朝的建筑文化就是现在日本的建筑文化”,甚至于很多人认为“要想真正感受唐代(建筑),中国已不及日本。”但《聂隐娘》取日本建筑之样式,展唐代建筑之风貌,这事,真的靠谱么?





还有一些建筑源自中国唐代中原北方建筑的“和样”。
其中“禅宗样”又称“唐样”,因为当时的日本人把所有当时的中国事物都称为“唐”,以区别之前已传入、融入日本的中国事物“和”。所以“唐样”并不真来自唐代。
也就是说,不能认为所有的日本古代建筑,都是在学习唐代。《聂隐娘》里有些建筑的样式颇具“飞鸟样”的法隆寺风格,因而不太是严谨的唐风。
那么,日本的“和样”建筑与中国的唐代建筑相比,是否一样呢?据说《聂隐娘》剧组参考了由唐朝东渡日本的高僧鉴真和尚于公元759年在奈良修建的著名寺庙招提寺金堂。将其与位于山西五台山的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唐代建筑(建于857年)佛光寺东大殿进行比较,两座建筑确实很相像。譬如都斗拱硕大,出檐深远。
有学者认为,日本“和样”建筑的祖型是公元8世纪的首都长安,《聂隐娘》剧情中是8世纪后期河北、山东藩镇魏博节度使所居住的殿宇。到底能不能参考日本的“和样”建筑,或是我国遗留的唐代建筑,确实不大好说。
五台山的南禅寺
芮城的广仁王庙
平顺的天台庵
不过,从拍摄的角度来说,却是无奈之举。中国现存的四座确定的唐代木构建筑——五台山的南禅寺、五台山的佛光寺、芮城的广仁王庙和平顺的天台庵,除了中等体量的佛光寺东大殿,其余都是山西的小庙,拍出来的画面必定很寒蝉。而日本现存的中国唐时代木构建筑确实比中国多,而且有些体量确实不小。譬如保存有大量日本珍贵文物的奈良东大寺正仓院,
芮城的广仁王庙

平顺的天台庵
地板距地面就有2.7米。所以,权衡之下,到日本取景是最合适的办法了。

奈良东大寺正仓院
想把唐代的样子搞出来,这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,虽然电影中已经尽力营造当时的建筑和细节,但毕竟受着岁月磨砺的限制。总之呢,侯孝贤导演已经很尽力了,抛开建筑不谈,在电影的拍摄、制作以及内容上,真的称得上一一部难得的好作品了。